本期新闻导读:
1、东南造船18500DWT油化船(DN517-3)顺利开工
2、第100艘!洋山海事保障港口清洁燃料加注作业从零到百的提升
3、青岛造1.7万吨海洋石油平台起运出境
4、壮观!超大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交付
新闻一
东南造船18500DWT油化船(DN517-3)顺利开工
图:开工仪式
8月8日上午,福建船政旗下东南造船建造的18500DWT油化船(DN517-3)顺利开工。该型船总长149.8米,型宽22.8米,型深12.7米,设计吃水8.5米,主要用于运输满足IBC规范要求的试装闪点≤60℃的成品油、植物油和散装化学品(II类和III类),具有浅吃水,大舱容的特点,满足无限航区要求。该船采用甲醇双燃料预留设计理念,满足IMO Tier III排放标准,未来可改造升级使用清洁能源甲醇燃料运行。
新闻来源于“福建船政重工公众号”
新闻二
第100艘!洋山海事保障港口清洁燃料加注作业从零到百的提升
图:洋山港顺利完成第100次清洁燃料船-船加注同步作业
8月15日,在洋山港海事局的远程监控和现场守护下,LNG加注船“淮河能源启航”号成功为集装箱船“达飞泰内瑞”轮加注了5300余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LNG),并同步进行了3819个集装箱的装卸作业。这次加注作业标志着洋山港顺利完成第100次清洁燃料船-船加注作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零到百的突破,也标志着港口具备了三艘加注船同时提供清洁燃料服务的能力,大幅提升了绿色港口服务水平。
自2022年3月以来,洋山港海事局已经成功保障了100次清洁燃料加注同步作业,完成了约61万立方米的加注量和56万标箱的同步集装箱作业,并建立了一系列服务保障机制,为行业提供了监管样板。为支持上海港提升绿色航运服务,洋山港海事局发布了《上海海事局水上液化天然气加注作业安全管理办法》等文件,并于2023年7月成功实施了LNG加注船的首次夜间离泊航行。
在船舶燃料清洁化和低碳化的背景下,洋山港海事局将继续与上港集团合作,推动清洁燃料加注作业在上海港的稳步推广,助力上海港向国际航运中心迈进。
新闻来源于“龙de船人”
新闻三
青岛造1.7万吨海洋石油平台起运出境
图:青岛造1.7万吨海洋石油平台起运起航
8月16日,半潜船“祥和口”轮装载着中国目前建造重量最大的国际海洋石油平台——马赞油气集输平台,在青岛海事部门保障下自青岛海西湾起航,开往6400海里以外的沙特阿拉伯海域。据悉,该平台重量超过17200吨,高度超过24层楼,甲板面积相当于约15个篮球场。主要负责将开采出的海洋油气汇集并输送到陆地进行处理,每年可汇集输送原油2400万吨,伴生气74亿立方米,油气输送能力位居全球前列,平台规模体量、应用管线尺寸、系统复杂程度均创同类平台纪录。该平台是今年继“海葵一号”之后青岛海事部门重点保障出运的又一大型海上平台。
新闻来源于“新浪网”
新闻四
壮观!超大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交付
图: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
8月1日凌晨3时,新建造的超大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在位于江苏南通海门长江码头缓缓开航,前往相关作业海域。
该轮相当于一座“海上移动化工厂”,主船体总长351米,型宽60米,上部模块总重4.4万吨,作业水深1985米,配置多点系泊系统,能满足西非、南美等地区的海洋环境条件,适用于全球多个海域的油气开发作业。
该轮是招商工业首次承接的集船体建造、模块建造和集成调试于一体的国际高端FPSO项目,交付后将成为全球当前部署作业最大的FPSO项目。为确保该轮抢抓开航“窗口期”,南通边检部门采取窗口“一站式”服务、船体同步检查,快捷办理边检手续,确保了船舶的安全通关。
新闻来源于“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