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底“双收官”!江南造船三号船坞完成全年任务
12月2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三号船坞迎来一艘整船出坞,一艘整船、两艘半船同步起浮。该批次出坞是2024年度三号船坞的最后一批次出坞,标志着项目建设及年度计划的双收关。
此次出坞的整船是江南造船为新加坡太平船坞(PIL)建造的14000TEU LNG双燃料集装箱船系列船最后一艘(H2788船),起浮的一艘整船是公司建造的Mark Ⅲ薄膜式 17.5万立方米大型LNG 运输船系列船第三艘,起浮的两艘半船是公司为博亚国际海运建造的14000TEU集装箱船系列船首艘(H2789船)的艏、艉半船。
二、中国船燃走访大连地区炼化企业
11月20日至21日,公司副总经理丁立海带队到大连地区拜访炼厂客户。期间,到中国船燃大连两家单位开展工作调研。
20日,丁立海一行拜访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受到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花小兵的热情接待,双方进行了友好会谈.
花小兵对丁立海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大连石化的2024年生产经营情况以及西中岛项目的进展情况。
丁立海介绍了中国船燃的经营情况,对大连石化在船用燃料油资源方面给予中国船燃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供需方面的沟通与合作。
21日,丁立海一行到访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受到大连西太石化公司董事长、书记何晨光,首席专家于承祖的热情接待。
三、10艘26亿!百年老船厂“最大”订单全部生效
国航远洋在芜湖造船厂10艘89000载重吨甲醇双燃料散货船价值26亿订单全部确认生效。
11月29日,福建国航远洋运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重大合同的进展公告,宣布执行在芜湖造船厂的2艘89000载重吨甲醇双燃料散货船备选订单,使订单数量增加到了10艘。
四、中国船级社检验的LNG动力内河集装箱运输船顺利完成试航
近日,由中国船级社(CCS)建造检验,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建造的京杭运河最大尺寸LNG动力内河集装箱运输船“济宁港航9001”顺利完成试航。
该船全长90米,型宽16.56米,型深5.4米,可装载161只标准集装箱,载重近5000吨,适应内河A、B级航区,机舱自动化-2,满足CCS绿色船舶1级相关要求。该船设计采用圆舭、垂直艏、双尾鳍、宽扁肥大的线型设计,首部升高甲板设有驾驶室及居住舱室,推进和转向系统采用双机双桨双舵型式,船尾甲板配置一个30立方的LNG燃料罐,全船设置有5台发动机,全部以LNG为燃料,设计以12千米/小时的服务航速可续航约2000公里。经过连续两天全面严格测试,该轮的各项技术参数均达到设计标准,完成各项试航任务。
五、4艘油轮,瑞典船东再下单中国船厂
为推进船队更新,瑞典航运公司Sirius Shipping重返中国船厂,下单建造更多油轮。
这家总部位于东森岛(Donsö)的船东已在招商局金陵鼎衡船舶(扬州)有限公司签订了4艘7999载重吨的成品油/化学品船,预计将于2027和2028年交付。
这是该船东继去年在招商局金陵鼎衡船舶(扬州)订造2+2艘15000载重吨甲醇预留新造船之后的又一笔订单,该系列油轮首制船将于2026年交付。
公司首席执行官Jonas Backman表示:“这些船舶是我们实现长期首选愿景的重要一步。当然,这些船舶将按照公司标准建造,并采用最新技术,以便满足未来合规要求。”
这批120米长的新船将配备混合电池和岸电连接,预计EEDI将比2025年第三阶段要求低40%。
六、+4艘!这家船厂再获荷兰船东订单
近日,荷兰短途航运企业Vertom集团宣布在印度Chowgule船厂下单订造了4艘10700载重吨多用途船。
新船预计将于2027年和2028年交付,其设计旨在满足现代航运的需求,为安全、船员福利、燃油效率和操作灵活性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此外,这些船舶还将配备齿轮传动的双层甲板,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货物的通用性。每艘船的总货舱容积为14,243立方米,为干货和散货/项目作业提供了最佳空间。
七、4艘新订单!这位希腊船王首次下单集装箱新造船
几天前,HJ重工(HJSC)宣布获得一家欧洲公司4艘7900TEU集装箱新造船建造合同,据贸易风报道,希腊船王George Economou很可能是这笔交易背后的船东。这意味着这位大船东时隔4年重返集装箱船市场,也是其首份集装箱新造船订单。
据多位集运市场和新造船消息人士称,George Economou旗下的TMS Group正是与HJ重工签约建造4艘7900TEU集装箱新造船的幕后买家,他们作此判定的依据是一份与欧洲某班轮公司的租船合同。
这4艘新造船的合同总价值为6067亿韩元(约4.34亿美元),相当于每艘船1.085亿美元,预计2026年第三季度至2027年底之间交付。大多数船厂早已售完2027年的船台,交付期排到了2028年年底,因此这笔订单的交付安排算是比较早的。
八、2024浦东航运周启幕,WIFFA参与其中
12月2日,2024浦东航运周正式启幕!
2日上午,浦东航运周开幕式上WIFFA理事长康树春参加高能级航运项目签约仪式;2日下午,浦东航运周文化交流会暨浦东航运周商务座谈会,在WIFFA上海口岸的组织下,和上海宝霖国际危险品物流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圆满举行。
12月2日上午,2024浦东航运周盛大启幕,开幕式上,中国国际海运网CEO、WIFFA理事长康树春出席并参加高能级航运项目签约仪式。
九、专家:明年,运费和成本都会继续涨
由于航运业面临持续挑战,包括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的关税威胁及红海局势,预计全球航运成本明年将保持高位,海运费可能继续上涨。
达飞海运集团(CMA CGM)台湾地区执行董事林锦成指出,美国向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额外关税,可能导致中国另觅新市场,并将贸易路线转向欧洲、东南亚和其他地区。
林锦成是在亚洲海事法与商业会议上谈论运输、集装箱和大批量运输的课题时,发表上述谈话。
十、290公里外“驾驶”中型集装箱船!“无人船”测试完成
近日,韩国HD现代重工在蔚山前海海域进行了总计4个小时的大型船舶自主航行远程控制和通航密度较大区域内避碰的实证测试。引人注目的是,此次实证测试中使用的8000TEU集装箱船虽然在蔚山前海航行,但真正操纵该船的“船长”却位于直线距离290公里以外的HD现代集团全球研发中心(GRC)。
据悉,HD现代重工在位于京畿道城南市的HD现代集团全球研发中心另设了一间远程“船舶驾驶室”,并在这里远程实时操纵航行中的船舶。在测试中,该船将按照提前设定的航线自主航行,但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远程“船舶驾驶室”就会有人直接介入,重新设定航线。
在前2个小时的航行时间里,远程“船舶驾驶室”以电子海图(ENC)上显示的海岸线、等深线、水深、灯塔、危险物、航线等为基础,观察船舶能否实现稳定航行。实验显示,该船能按照HD现代集团全球研发中心事先设定的航线稳定地航行。
在之后的2个小时,该船进行了避碰试验。一旦发现暗礁,远程“船舶驾驶室”就修改航线;当其他船舶靠近时,远程“船舶驾驶室”也会重新设定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