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强联手!多方合作开发核动力商船
近日,挪威造船集团VARD宣布加入船舶核动力推进(Nuclear Propulsion in Shipping,NuProShip)项目,旨在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新一代核反应堆作为船舶动力的可行性。
项目参与方还包括航运公司Knutsen Tanker、挪威科技大学、DNV和西班牙核工程咨询公司IDOM,其中IDOM负责船舶核心区域“核岛(nuclear island)”的设计。VARD负责将核反应堆系统集成到各种船型中,评估需要克服的技术挑战,以实现未来核动力船舶的商业化应用。
VARD表示,这个开创性项目队一直在对99家开发先进核反应堆技术的公司进行广泛评估,最终选定了三种有潜力的反应堆类型,分别是美国Kairos Power公司的氟盐冷却高温熔盐反应堆、美国Ultrasafe公司的氦气冷却气体反应堆、以及瑞典Blykalla公司的铅冷反应堆。
其中,Kairos Power和Ultrasafe这两家美国公司的反应堆都采用了三结构各向同性(TRISO)燃料颗粒,这种燃料颗粒由铀、碳和氧制成,外层覆盖三层碳基和陶瓷材料,可防止放射性裂变产物的释放。TRISO燃料因其结构完整性以及高温和燃耗条件下的燃料性能而显示出作为用于若干新一代高温核反应堆设计的候选燃料的巨大希望,比传统核燃料更耐用、更安全。瑞典Blykalla公司的铅冷反应堆则使用氧化铀作为燃料,这种反应堆采用先进的冷却机制,效率较高。
据了解,核能是一种具有超高功率密度的清洁能源,全寿命周期几乎无需进行燃料补给,还能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作为实现零排放航运的可能途径,核动力船正引起航运业的极大兴趣。
英国劳氏船级社(LR)认为,核动力可以看作是航运业的一项变革性技术,可以提供一条通往可持续、高效航运解决方案的路径。尽管不会像某些替代燃料一样直接取代燃油系统,但核动力会成为从根本上重塑航运业的主要催化剂。
二、继续观望!红海航行的风险依然很高
航运界网消息,阿联酋、新加坡和东北亚的市场参与者们表示,尽管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了停火协议,但大多数航运公司和租船人短期内仍将继续通过更长的好望角航线运输货物。
受红海局势影响,多数船舶都选择绕航好望角,1月15日达成的停火协议再次燃起了市场对苏伊士运河航运恢复正常的希望。日本邮船(NYK)和日本海洋网联船务(ONE)的发言人在1月16日表示将密切关注红海局势。据悉,这两家公司在2024年1月禁止其所有运营船舶通过红海,并宣布将在确认周边海域的安全和其他条件后才考虑恢复红海通航。
据路透社(Reuters)报道,1月15日晚些时候,一家石油贸易公司的高管在新加坡海事基金(SMF)的一次活动会场表示,由于红海地区的船舶被伊朗控制,胡塞武装袭击船舶的风险仍然很大。除非风险因素降低,否则当前局势不会有任何改变。
三、两型12艘LNG动力船!这家船厂首获批量订单
1月18日,芜湖造船厂旗下三点水新能源科技华中区域总部在武汉市经开区正式揭牌,仪式现场,三点水新能源与武汉永亮航运有限公司、湖北国通航运有限公司、湖北德来轮船有限公司集中签约12艘万吨级LNG动力集散货船。
其中,三点水新能源与永亮航运、国通航运签署10艘110型LNG动力多用途船型建造合同,与德来轮船签署2艘120型LNG动力多用途船型建造合同。本次签约的12艘万吨级LNG集散货船是三点水新能源华中区域总部的首次批量订单,该批量化船舶将用于长江航运贸易,同时对长江绿色标准船型的应用场景研究、产品研发、制造、供应链模式,产业链生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和深刻启示。
三点水新能源科技公司是芜湖造船厂内河近海新能源船舶战略企业,有着深厚的产业背景。围绕电化长江目标,率先布局长江中游市场。在安徽省芜湖市建立全国总部,重点深耕华东区域市场,目前已建立芜湖市、池州市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基地;在武汉市设立华中区域总部,深耕“两湖一江川渝”市场,目前已建立武汉航道船厂制造基地;未来还将设立华南区域总部,深耕两广、福建和海南市场,从而完成南方水系市场的全覆盖目标。
四、超100艘VLCC!又一家超级船东来了
航运界网消息,大宗商品贸易巨头托克集团(Trafigura)与韩国船东Sinokor Maritime Co正在考虑合并超大型油轮(VLCC)的商业运营,此举或将使他们共同占据约12%的市场份额。
市场传言称,这两家公司已经就联合运营事宜达成了协议,在大西洋两岸和新加坡市场迅速传播。因为一旦达成合作,它们将拥有并运营超百艘VLCC。截至目前,双方均未作出正面回应。从市场的反馈来看,行业从事者对此观点不一。
VLCC市场参与者表示,如果传言属实,此次合作可能会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油轮船东指出,“虽然还不知道具体如何运作,但这是项艰巨的任务,但正确的合作肯定会带来有利影响”。另外,考虑到全球最大的VLCC船队约有40艘船,如果双方合作,将立刻取代前者地位。
但是也有人评论称,“虽然船东觉得这种合作很有吸引力,但租船人可能兴趣不大”。另有部分人则不太确定这两家公司是否能够很好地融合,因为两家公司的运营模式和期望大不相同。因为双方可能都不愿意将太多的运营控制权让给对方,尽管此次合作可能会让Sinokor Maritime Co从中受益。
五、34艘大船!航运巨头再下单!集装箱船投资开年就爆火
进入2025年,集装箱船新造船市场创纪录的“订单潮”似乎还在延续,全球第三大集运巨头法国达飞计划在中韩船企订造多达34艘大型集装箱船,持续投资LNG燃料。
据贸易风消息,达飞计划在中国船厂订造最多12艘18000TEU双燃料LNG动力集装箱船,并正在寻求报价。与此同时,达飞还考虑订造10艘LNG动力11000TEU集装箱船,并为此向中韩船厂询价。这两型集装箱船新造船价格目前均处于历史高位。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22000/24000TEU超巴拿马型LNG双燃料集装箱船新造船价格目前高达2.75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2.64亿美元增加4%;10000/11500TEU新巴拿马型LNG双燃料船价格也从去年同期的1.565亿美元增加到了如今的1.59亿美元。
此外,达飞还计划在HD韩国造船海洋增订12艘15500TEU双燃料LNG动力集装箱船。两家公司已经于去年12月签署了临时合同,预计正式订单将很快签订,每艘新船造价高达2.4亿美元,相比去年7月达飞在该船厂订造的首批12艘同型船每艘2.22亿美元的价格进一步增加。
作为参考,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目前一艘15000/16000TEU双燃料LNG动力船新造船价格为2.045亿美元,去年7月则为2.02亿美元。如果上述订单全部得以敲定,达飞庞大的手持订单将再增加多达34艘LNG双燃料集装箱船,总投资金额估计将达7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9.75亿元)。
达飞是近几年来集装箱船新造船市场上最为活跃的集运巨头之一。Alphaliner的数据显示,目前达飞在建新船多达74艘约114万TEU,仅次于地中海航运的132艘202万TEU排名全球第二,也是除地中海航运之外唯一一家手持订单突破100万TEU的集运公司。
六、海运“闯祸精”次氯酸钙,到底应该怎么运?
船舶安全载运危险货物是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的关键。船舶载运油类、危险化学品等危险货物,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或重大泄漏事故,可能导致船舶严重损害、人员重大伤亡和环境严重灾难等事故。
自2024年4月26日以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三年的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聚焦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风险,着力打击突出违法行为,坚决消除重特大事故隐患,全面提升船载危险货物本质安全水平,助力构建一体化水上交通安全治理新格局。
次氯酸钙,分子式:Ca(ClO)2,俗称漂白精、漂白粉、漂白剂等,主要用于工业漂白和杀菌消毒。其外观为白色或浅黄色固体,成品有粉末、颗粒或片状。溶解于水,溶液为黄绿色半透明液体。
根据货物状态、有效氯含量、水分含量等性质,《IMDG规则》共包含9个次氯酸钙货物条目。货物形式为次氯酸钙(干的或水合的)和次氯酸钙混合物(干的或水合混合物)。
注意:对于水合次氯酸钙和水合次氯酸钙混合物,可通过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运输条件进行鉴定后进行豁免。
次氯酸钙货物包装性能除需满足包装类Ⅱ或包装类Ⅲ的要求外,还应遵守包装导则P002和特殊规定PP85的要求,不允许使用包装袋、中型散装容器、大宗包装和罐柜进行装载。
积载代码为D。货船和载客数量较少的客船只允许舱面积载,载客超过限制数额的客船禁运。船舶积载时,应避开热源,避开生活居住场所,货物运输组件必须遮蔽以防止阳光直射。
集装箱内包件的积载,应保持货物之间的空气循环流通;应与酸类、氨化合物、氰化物、过氧化物等隔离。在同一集装箱中,不得和可燃材料积载在一起。
七、开门红!武昌造船船艇公司获今年首单
继1月8日与兴通海运签订2+2艘25900DWT不锈钢化学品船、迎来首个经营“开门红”之后,日前武昌造船经营战线再传喜讯。
1月15日,中国船舶武昌造船船艇公司联合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六O研究所在大连签订一艘专用工作船设计及建造合同,这标志着船艇公司成功实现2025年经营“开门红”。
第七六O研究所所长田路、武昌造船船艇公司执行董事杨晓军、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院长万里共同签署设计及建造合同。武昌造船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田军、第七六〇研究所顾问肖金华、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孙晓晖共同见证签约。签字仪式上,田路感谢武昌造船以及武昌造船船艇公司对双方合作项目支持,希望本项目船能高标准,严要求建造,确保本项目船在使用过程中能圆满完成任务。
田军表示本次合同的签署,标志着武昌造船与第七六O研究所、第七O一所的合作进一步深化拓展。后续,公司将充分总结设计、建造、管理经验,落实好队伍配置、资源保障,严格履约合同,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争取早日交付顶用、耐用、实用的精品船舶。
船艇公司感谢第七六O研究所多年来的支持与信任,表示武昌造船船艇公司作为湖北省新能源船舶基地,依托武昌造船优质资源,提升运行质量,全面精益促管理提效,夯实提升基础管理,保证高质量按期交付,进一步加强与第七六O研究所的深化合作。
八、新年开门红——中国船级社检验的国内首艘建造阶段零碳排放新造船舶“GREEN RIZHAO”轮顺利命名交付
2025年1月15日,中国船级社(CCS)审图和建造检验的77000吨系列多用途纸浆船“GREEN RIZHAO”轮顺利交付,CCS上海规范研究所指导验船师王慧芳受邀作为本船教母,为该船命名并掷香槟礼,大连分社岳孟强副总经理出席了交付命名仪式。
“GREEN RIZHAO”轮是由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建造,CCS执行检验的第14艘77000吨系列多用途纸浆船。船舶总长225米、型宽32.26米、型深21.00米、设计航速15节。该型船货舱密封性、干燥性良好,可充分保证纸浆货品运输质量和安全。
船舶升级装载了“可折叠商品车专用框架”功能,增设了针对新能源车的“一对一”温度监测和预警系统,在安全高质量承运进口纸浆的同时,还可以安全运输新能源车,助力新能源车“大批量出海”。
九、还缺3万人!民营造船新巨头巨资打造“未来工厂”投产
历时仅五个月,恒力重工投资近百亿建设的二期项目——“未来工厂”正式投产。自两年前全面运营以来,这家新兴民营造船巨头已承接至少140艘新船,手持订单位居全球前列,正加速迈向打造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世界一流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的目标。
2025年1月15日,恒力重工“未来工厂”投产仪式在大连长兴岛隆重举行,标志着恒力重工全面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也吹响了恒力决胜“十四五”收官之年的冲锋号。
陈建华董事长在发言时表示,从“工地”到“工厂”,从开工到投产,从“一纸蓝图”到“美好现实”,仅仅153个日夜,这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参建单位的超常规思维、超常规力度和超常规举措。恒力重工一期“海洋工厂”是从盘活闲置十年之久的外资船厂起步,承载着“向海图强”的深切期待,从“零”开始;二期“未来工厂”是真正意义上的拥抱变革、颠覆行业,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更高、生产能力更强,效率更优,拥有17个超大型车间,建筑面积超200万平方米,具备“大批量招工“和”大规模生产“的条件。
随着“未来工厂”的投产,今年恒力重工计划招聘3万名优秀的生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劳务工人。
在“十四五”收官之年,陈建华董事长号召各单位共同携手,全力打造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世界一流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让中国造船站上全球行业制高点,全方位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和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十、中企主导开发最大海外风电项目开工建造
1月14日,中企主导开发最大海外风电项目英奇角(Inch Cape)欧洲海上风电项目在海油工程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开工建造,正式进入建造实施阶段,标志着公司海上风电核心建造能力迈向新台阶。
英奇角(Inch Cape)欧洲海上风电项目位于苏格兰北海区域,规划装机容量1.08吉瓦,风电场距离苏格兰敦提海岸15公里,由国投电力全资子公司英国红石能源公司与爱尔兰公用事业公司合资成立的Inch Cape Offshore Limited负责开发和建设,全部投产后可同时为超过一半的苏格兰家庭供电。
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负责该项目18套导管架、24套单桩过渡段和配套钢桩的建造工作,包括材料采购、加工设计、建造安装、测试和装船,产品总重超过6万吨。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有助于减少碳排放,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也将为中欧之间绿色能源合作搭建新的桥梁,促进双方在技术、管理和市场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促进国内风电产业链升级,扩大中国风电技术的国际影响力,带动更多公司参与全球能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