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明洋与您分享近期船舶新闻
【1】能源革新!船厂启用太阳能发电设备
【2】老冤家”牵手!两大造船巨头合作推进军船出口
【3】世界最大!93000方液氨运输船开工
【4】里程碑!“爱达·魔都号”达成第100个商业运营航次
【5】打破垄断!造船巨头研发新一代高耐候性隔热涂料
Part.01
能源革新! 船厂启用太阳能发电设备 近日,韩国HD现代三湖在其厂区外停车场举行太阳能发电设备竣工仪式。该设备占地8600平方米,装机容量1.8兆瓦,可降低电费和碳配额购买量。公司计划2026年前再建2.2兆瓦太阳能设备。母公司HD韩国造船海洋2023年发布碳中和路线图,计划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主要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转换环保燃料、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措施,以“科学碳目标倡议1.5℃水准”为基础,围绕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展开。公司还计划通过太阳能、风能发电及电力购买合同,实现2050年“RE100”目标。 为推进碳中和,HD现代三湖近年来采取多项措施。2023年11月建成安全及能源综合管制中心,其中“能源管制中心”负责能源政策应对、系统运营及数字化管理。2024年10月,建成再生水深度处理设施,实现污废水100%循环再利用,预计年节约6亿韩元。公司还推广数字逆变器焊接系统等新技术,降低能耗。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正全力以赴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提升环保能源管理效率,推进能源革新,践行ESG经营。
Part.02
老冤家”牵手! 两大造船巨头合作推进军船出口 为提升韩国军工产业竞争力,韩国两大军工舰船企业——HD现代重工和韩华海洋签署谅解备忘录,决定在舰艇出口领域合作。现代重工负责水面舰艇出口,韩华海洋负责潜艇出口,双方相互支持。此前,两家企业在国际项目中因各自为战而错失订单,此次合作旨在避免内耗,提升国际竞争力。韩国业界认为,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军舰出口,还能增强韩国海军战斗力。 韩国国内军船市场萎缩,而美国市场潜力巨大。美国国会在2月初提出的法案为韩国船企开拓美国市场创造了新机遇。韩国业界分析,两家企业合作后,将在国际竞争中具备压倒性优势。目前,双方仍在竞争韩国型新一代驱逐舰(KDDX)项目,但合作将有助于缓和竞争关系。
Part.03
世界最大! 93000方液氨运输船开工
3月7日,中船集团江南造船为新加坡船东EPS建造的93000立方米超大型液氨运输船(VLAC)系列首艘船H2721开工。该系列共6艘,于2023年签约,是世界首批该型船订单,也是江南造船与EPS的首次合作。此次开工标志着江南造船在“零碳”航运领域的突破,是中国船舶工业响应“双碳”目标、抢占绿色航运高地的重要一步,也为EPS的绿色转型和全球航运市场创造了价值。
该型船是江南造船自主研发的第四代VLGC衍生船型(Panda 93A),是全球最大液氨运输船,总长230米,型宽36.6米,型深22.5米,入级英国劳氏船级社。设计中针对无水液氨密度大等特点,对液舱进行了特别加强,并采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低阻线型,使其在不同工况下均有出色性能表现。
Part.04
里程碑! “爱达·魔都号”达成第100个商业运营航次 3月10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完成第100个商业运营航次,安全返回上海吴淞国际邮轮港。自2024年元旦首航以来,该邮轮已服务超过35万宾客,通过“邮轮+文化”模式推出多个非遗文化主题航次,如敦煌文化活动和海上敦煌服装秀,反响热烈。第100个航次标志着中船集团历经多年科研攻关和设计建造的成果,验证了国产大型邮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展现了中国邮轮产业的自主设计、建造和运营能力。
“爱达·魔都号”将于4月开启中国海岸巡游,并计划在2025年推出夏季长航线,首访北海道,开启9天8晚的“盛夏北海岸”之旅。通过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爱达·魔都号”提升了中国邮轮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助力中国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践行中船集团的使命。
Part.05
打破垄断! 造船巨头研发新一代高耐候性隔热涂料
3月10日,韩国韩华海洋(原大宇造船)宣布与国内涂料企业合作,成功研发出军用舰艇用高耐候性隔热涂料,并完成性能评估。该涂料能在极端气候和复杂海洋环境下保持舰艇最佳性能,反射超过80%的近红外线,显著降低舰艇内部温度,减少红外信号,提升隐形能力。此外,涂料采用聚硅氧烷树脂,耐久性强,可减少涂装次数。韩华海洋计划将其应用于韩国型新一代驱逐舰(KDDX),推动高性能涂料技术突破,提升舰艇领域竞争力。

大连明洋船员服务有限公司 大连洺洋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 电话: 0411-84820305 传真: 0411-84796905 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杨树街44号楼1单元101 网址: http://www.dlmingyang.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船舶国际网,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船舶国际网官方网站或相关报道。